能源与矿产新闻 - 2025年10月20日:制裁、流向重新定位与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

/ /
能源与矿产新闻 - 2025年10月20日:制裁、流向重新定位与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
20

全球能源行业新闻(2025年10月20日):对俄罗斯的制裁、油气出口的重新定位、欧洲创纪录的天然气储备、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增长以及俄罗斯燃料市场的稳定。

截至2025年10月底,全球燃料和能源行业(TЭК)面临相对稳定的原材料市场状况,同时依然伴随着严峻的地缘政治对抗。西方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制裁压力持续加大:英国扩大了对俄罗斯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制裁,而华盛顿则敦促其盟友完全拒绝进口俄罗斯能源。令人意外的是,印度在西方合作伙伴的压力下表示愿意逐步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这一举动有可能彻底重塑全球原材料的流向。然而,全球油气市场却展现出适度平静的动态:由于即将面临的供应过剩,油价在数月低点附近徘徊,而天然气市场则以创纪录的储备进入冬季,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背景(若极端寒冷天气不造成影响)。

与此同时,全球能源转型正在加速——可再生能源投资达到新记录,尽管传统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仍在能源供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俄罗斯,为稳定国内燃料市场采取的紧急措施开始见效:汽油短缺逐渐缓解,批发价格从峰值回落,尽管在偏远地区情况仍需关注。在10月17日前刚结束的莫斯科国际论坛“2025俄罗斯能源周”上,主要话题是确保国内能源资源供给和在制裁条件下的出口流向重定向。以下是截至目前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可再生能源及其他原材料领域的主要新闻和趋势的详细概述。

石油市场:制裁压力,印度因素及供应过剩

全球石油价格继续维持在接近近期最低水平的低位。北海布伦特原油交易价格约为每桶61美元,而美国WTI则在58美元附近,较一个月前下降约8-10%。略微上涨的价格在9月份后转为下跌——交易商预期第四季度石油供应将超过需求。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存在,限制了价格的大幅下跌。情况受到几个关键因素的影响:

  • 逐渐的供应过剩和需求放缓。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计划逐步增加产量,以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在10月5日的会议上,与会者确认将从11月份起的总配额增加约13万桶/日。同时,非OPEC成员国的主要生产国——美国和巴西的产量也达到了创纪录水平。与此同时,全球需求的增长明显放缓:国际能源署在10月份下调了2025年石油消费增量的预测至大约70万桶/日(而2023年超过200万桶/日),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和中国经济放缓以及过去几年高企的价格刺激了能源节约。因此,全球商业石油库存不断增加,加大了价格的下行压力。
  • 制裁与冲突风险。 制裁对抗升级在石油市场上增添了不确定性。10月中旬,英国对俄罗斯公司(包括“俄罗斯石油”和“卢克石油”)实施新一轮限制措施,美国则坚持要求盟友完全实施禁运并打击旁路输送方案。军事因素也加剧了紧张局势:无人机袭击继续针对石油基础设施,包括在俄罗斯境内。本周,萨拉托夫和巴什科尔托斯坦地区的设施遭到破坏,导致部分炼油厂暂停运营。俄罗斯当局对此宣布推迟计划中的炼油厂维修,以支持国内需求和出口的最大燃料生产水平。总体来看,制裁和相关冲突风险提高了市场的波动性:任何新一轮的加剧或突发事件都可能缩减市场供应,引发价格飙升。
  • 印度的立场及流向重定向。 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印度——正在发出重新审视其进口策略的信号。据西方消息来源,面对合作伙伴的压力,印度逐渐表示愿意停止购买俄罗斯的原油,最近其进口中俄罗斯石油的占比约达三分之一。印度官方表示,保障国家廉价燃料的优先性,但讨论停止采购的事实已经引发市场关注。如果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印度公司真的开始减少从俄罗斯的购油,莫斯科将不得不寻找新的买家来填补这些巨大的缺口,或者减少生产。从某种程度上说,失去印度市场将加大对俄罗斯出口的压力,打击其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另一方面,印度的退出有助于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释放出来的石油可以被来自中东、非洲和美国的生产者替代,重新定向贸易流向而不会造成石油短缺。有关印度可能“转向”的消息暂时支撑了价格,市场参与者预计俄罗斯将不得不减少出口,从而全球供应会减少。最终,分析师现在将布伦特原油价格维持在60美元左右视为脱离底线:供应过剩限制了油价大幅上涨,而制裁风险与市场可能的重组则使价格难以长期跌破该价位。

因此,石油市场在基本因素压力与政治风险之间保持平衡。全球的石油过剩使价格维持在适度低位,但制裁与印度可能退出俄罗斯市场的风险又使得价格不会长期大幅下滑。公司与投资者在面临新的动荡风险的情况下采取了谨慎的策略——从进一步加强制裁到冲突升级。未来几个月的基本预测是,如果供应过剩持续,价格将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天然气:创纪录储备、低价及东向出口

在天然气市场上,10月底对消费者特别是欧洲来说,情况相对有利。欧盟即将迎来冬季,而天然气储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地下储气库的充填率超过95%,大大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夏季提前储备及温和的秋季气候使得在不进行紧急采购的情况下积累了必要的储备。由于这一点,欧盟的天然气批发价格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TTF指标的价格稳定在30-35欧元每兆瓦小时,远低于2022年秋季的高峰水平。重复发生的去年天然气危机的风险明显降低,尽管未来局势的发展仍依赖于冬季的天气条件和液化天然气的持续供应。全球天然气市场存在几个趋势:

  • 欧洲为冬季做好准备。 储气库的高储备水平为应对寒冬提供了良好的缓冲。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司的数据,欧盟储库中的天然气量比去年同期水平高出5-7%。即使在低温下,储备仍足以在相当一部分冬季需求中发挥作用,降低了燃料短缺的可能性。欧洲工业和能源部门的需求也保持适度:地区经济缓慢增长,而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在秋季持续高位,从而减少了发电厂对天然气的消费。
  • 液化天然气进口的增长。 欧洲继续在全球市场上增加液化天然气的采购。亚洲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放缓,为欧洲买家释放了额外的供应量。来自美国、卡塔尔等国的供应商在向欧盟交付天然气方面已达到了最大能力。液化天然气的高进口几乎弥补了来自俄罗斯管道供应的全面停顿和北海油田的产量下降。来源多元化使市场保持平衡,并遏制了价格的剧烈波动。
  • 俄罗斯出口的重新定位。 在失去欧洲市场后,俄罗斯开始将天然气流向东部。2025年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的输送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接近项目能力(每年约22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莫斯科推进通过蒙古建设的“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计划,其投运预计在本十年末可以部分替代自欧洲失去的出口供应。同时,俄罗斯出口的液化天然气供应也在增加:在亚马尔和萨哈林的新 liquefaction 线投产后,额外的燃料量主要流向愿意以有吸引力的价格购买气体的亚洲国家(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等)。然而,俄罗斯的总天然气出口仍低于制裁前的水平,莫斯科仍将确保国内市场和对近邻独联体国家的承诺作为优先事项。

最终,全球天然气部门以相对平衡的状态进入冬季。欧洲拥有前所未有的天然气“安全垫”,显著降低了价格波动的风险——尽管在出现异常寒冷天气或液化天然气供应中断的情况下,完全消除这些风险是不可能的。同时,全球的天然气贸易路线发生了根本性重组:欧盟几乎放弃了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而俄罗斯则将出口重新定向至亚洲市场。投资者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包括全球液化天然气新能力的投入及出口基础设施扩张的谈判。而目前情况下,适度需求和高储备正惠及进口商,让天然气价格维持在舒适范围内。

电力行业:创纪录的需求和网络现代化

全球电力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长,这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挑战。2025年,全球电力消费稳步走向历史最高点:总发电量将首次超过3万亿千瓦时。经济增长、数字化以及电动交通的普及导致了所有地区电力消费的增加。主要经济体提供了主要的贡献:预计美国将产生约4.1万亿千瓦时(新的全国纪录),中国则超过8.5万亿千瓦时。亚洲、非洲和中东等地区农业地区在工业化和人口增长的背景下也显示出电力消费的急剧增长。为了防止供电短缺和停电,必须提前进行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

  • 更新和扩展网络。 不断增长的负荷需要对电网设施进行现代化升级和新线路的建设。许多国家正在实施加强和数字化能源网络的程序,并投入额外的发电能力。例如,美国能源公司正在投资数十亿美元对配电网络进行升级,以应对来自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负荷压力。类似的网络基础设施发展项目也在欧盟、中国、印度等地区推广。同时,智慧电网和储能系统的使用也在愈发普及。大型电池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可平衡负载高峰,并帮助整合日益增长的可再生能源。没有基础设施现代化,电力系统将很难可靠地满足未来十年的创纪录需求。
  • 可靠性及投资。 尽管面临创纪录的负荷,但电力行业整体展现出稳定性,满足经济需求。然而,为保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必须不断向网络、发电和创新领域投资。许多国家的政府将电力行业视为战略性行业,尽管面临预算限制,仍增加融资。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所有行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当局努力防止断电。对现代电站(包括核电和灵活的天然气发电单元)以及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的投资仍在继续。战略优先事项是提高能效和减少损耗,从而释放出额外的产能。

因此,电力行业正进入一个更高负荷的新纪元。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运作,满足消费的激增必须依赖于充分的基础设施发展。继续投资于网络、发电能力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以满足需求并避免未来的停电。

可再生能源:投资热潮与新挑战

在2025年,可再生能源(ВИЭ)部门继续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迅速发展。全球各国政府加大了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将其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投资总额不断破纪录,投入的太阳能和风能电站的容量逐年增加。因此,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平衡中占比稳步提升,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扩展也面临诸多困难。该行业的主要趋势如下:

  • 发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创纪录。 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发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根据初步估计,2025年,全球约30%的电力将由太阳能、风能、水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设施提供——相比五年前的25%有所上升。欧盟加快绿色发展步伐,使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达到了新高度,逐渐将煤和天然气从能源平衡中挤出。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力投资太阳能和风能,努力减少对进口燃料的依赖。
  • 政府支持和激励措施。 为了实现气候目标,主要经济体扩大了对绿色行业的支持措施。欧盟已采取更严格的减排目标,要求加速建设无碳发电能力和市场配额改革。美国继续实施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交通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在IRA法案通过后),刺激了投资的流入。中国、印度等其他大国也增加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融资,同时通过发展储能设施和备用能力来保护其能源系统免受供应中断的影响。
  • 增长中的挑战。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伴随着一系列挑战。设备和原材料需求的增加导致部件成本上升:在2024-2025年,聚硅氧烷(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材料)和稀土元素(用于风力发电机和电池)的价格居高不下。基础设施在新能力的投入速度上有待提高——电网的瓶颈在某些地区拖慢了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此外,发展可再生能源还需解决平衡问题:储能系统和灵活的备用电源将实现供应的稳定,适应间歇性发电形式。

因此,可再生部门出现了投资热潮,并伴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只要政府支持政策持续,消除基础设施的瓶颈,绿色能源将继续壮大。该行业正在致力于提高韧性和降低技术成本,以期在未来最终确立可再生能源作为全球能源系统的基础元素。

煤炭市场:亚洲需求与全球弃煤

2025年全球煤炭市场展现出矛盾的趋势。在亚洲,电力和工业用煤的需求依然旺盛,支持了当前的消费量和价格。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在气候议程下加速弃煤,给行业的长期前景带来负面影响。煤炭市场的情况如下:

  • 亚洲需求支撑市场。 目前,发展中经济体尚未准备好完全放弃煤炭,这主要是因为其配给便利和对能源系统的重要性。煤电厂帮助应对负荷高峰,并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时保证网络的稳定。2025年,东亚的能源煤进口继续增长:例如,在8月份,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总采购相比前一个月增加了约20%。在中国,由于煤矿的安全要求临时加强导致产量下降,因此通过增加进口来弥补——这推动了地区价格上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煤提价至110美元以上/吨,为五个月来的最高点)。同样,印度及其他一些国家也增加了煤炭的消费,以满足对能源的需求,尽管宣称正在过渡到清洁能源。
  • 长期弃煤趋势。 许多国家正在逐步推动煤炭退出能源行业,以减少排放。在欧盟,煤电的占比已降至10%以下(相比几年前的15%),11个欧盟国家计划在2030年前关闭煤电厂。廉价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持续挤压煤炭的市场份额。历史上依赖煤炭的国家也在减少其使用:例如,德国在暂时增加煤炭发电后,再次转向加速关闭煤电厂的计划。全球金融机构正在收缩对煤炭项目的资本支持,将资金转向低碳方向。
  • 行业适应。 煤炭公司被夹在短期利益与长期风险之间。亚洲高需求为今天带来了盈利,但在未来10-15年,由于去碳化的趋势,传统市场将会收缩。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的煤炭出口国(包括俄罗斯)面临适应的挑战:需要在发展中国家寻找新的客户,通过提供优惠价格和解决物流问题,或者专注于国内市场。一条有前景的发展路线是“清洁煤”,这意味着深度加工和捕获排放的技术,使煤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最低。此外,社会问题——在煤炭开采地区保证就业和重新培训员工——也呈现出急迫性。

因此,煤炭行业正在短期需求与煤炭未来不可避免的角色下降之间寻求平衡。短期内,市场受到亚洲对燃料的需求支撑,但全球去碳化的大趋势毫无疑问地指向煤炭能源的逐渐淘汰。主要煤炭开采公司的命运将取决于其重组能力——如何实现经营多样化,以缓解能源转型带来的社会影响。

俄罗斯燃料市场:稳定、支持炼油厂与价格控制

在2025年秋季,俄罗斯国内石油产品市场在经历了夏季严重燃料短缺之后渐趋平稳。政府的紧急措施——从限制石油产品出口到提供财政激励——成功地恢复了加油站的供给。汽油短缺已明显减少,汽油和柴油的批发价格已回落至高峰水平,但在某些偏远地区的供应依然不太稳定。为确保市场的稳定,当局延长并补充了一系列稳定措施:

  • 限制出口。 在9月底实施的汽车汽油出口临时禁令已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此外,至今年年底,柴油出口也将继续受到限制:独立交易商被禁止将柴油出售到国外,而石油公司只有在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出口。这些举措旨在为国内市场提供充足的石油产品并降低价格。
  • 支持炼油厂和价格缓冲。 从10月1日起,政府暂时停止了之前计划废除的价格缓冲机制。因此,在特别指示之前,继续对炼油厂(НПЗ)在国内市场燃料供应上的补贴支付。这一“价格缓冲”补偿了国际市场较高的出口价格与国内价格之间的差异,督促石油公司将产品优先分配给加油站,而不是出口。
  • 燃料进口与价格控制。 为消除局部短缺,正在考虑简化从友好国家进口汽油和柴油,以迅速补充各个地区的资源不足。同时,加强对加油站价格的监控:联邦和地方当局要求石油交易商消除不合理的价格上涨。政府已经为一些地区(特别是边境地区)分配了额外的资助,以支持冬季前的燃料供应稳定。

因此,俄罗斯的TЭК在国家的加强控制和支持下进入冬季。这为即使在外部压力与价格波动的情况下保持国内稳定,确保国家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供给,提供了基础。市场参与者希望所采取的措施能够防止燃料危机的重现,并让冬季顺利度过而不出现供应中断。


0
0
添加评论:
留言
Drag files here
No entries have been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