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初创企业融资大额投资:AI公司融资增长、巨型基金回归及到2025年底的首次公开募股新潮。为风险投资者提供的详细回顾。
到2025年10月底,风险投资市场显示出稳健复苏的迹象。投资者重新活跃,向有前景的科技初创企业投入创纪录的资金,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领域。经过几年的相对谨慎后,大额融资再次回归:几家公司成功吸引了数亿美元甚至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同时,新一轮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也在酝酿中,显示出初创企业在改善的市场条件下重新准备进入公开市场。
2025年底风险投资市场复苏
根据行业分析师的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风险投资总额达到约97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数十个百分点。这使得市场展示出自2021年以来最佳的季度数据,而且过去四个季度均超过了900亿美元的基准。在2022年和2023年的低迷之后,初创企业的融资已经连续四个报告期稳定增长,显示出投资者信心的回归。AI领域的巨额交易是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其他阶段也显现出复苏的迹象:尤其是晚期融资阶段年同比增长显著。最近一个季度,三分之二的风险资本来自美国的初创企业,但在欧洲、亚洲和其他地区也出现了活跃的迹象,反映了这一复苏的全球化特征。
AI领域持续创纪录的投资
在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依然是风险资本的主要吸引力。根据PitchBook的估算,自年初以来,美国的AI初创企业已经吸引超过1600亿美元的投资,占所有风险基金投资的约三分之二。到年底,全球对AI公司的投资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这一行业的前所未有的水平。十大AI初创企业(包括OpenAI、Anthropic、xAI等)的总估值接近1万亿美元。投资者表示热潮的原因在于,人工智能能够在多个经济领域显著提高效率,开启从软件开发自动化到虚拟助手的多万亿市场。尽管存在过热和可能“泡沫”的担忧,风险基金仍在积极投资AI初创企业,力求不失去这一新的科技革命。
大型融资与新独角兽
在过去几周中,多家初创企业宣布了大型融资,确认了“大额支票”重返市场:
- Harvey(美国)——在80亿美元估值的情况下,融资1.5亿美元以发展法律AI平台(领投投资者:Andreessen Horowitz)。
- Synthesia(英国)——融资2亿美元以扩大AI视频生成服务,估值达到40亿美元(该轮融资由Alphabet的风险投资部门GV主导)。
- Fireworks AI(美国)——在C轮融资中获得2.5亿美元(估值约40亿美元),用于扩展在基因组学和医疗健康领域的AI平台功能。
- Legora(瑞典)——融资1.5亿美元(估值为18亿美元),用于发展法律AI软件;该初创企业成立于2023年,成为瑞典的新“独角兽”之一。
- OpenAI——从投资者那里总共融资约400亿美元(包括软银的巨额投资),使其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私营公司(约5000亿美元估值),并可能成为创纪录IPO的候选者。
- Polymarket(美国)——在10月融资20亿美元(估值90亿美元),由洲际交易所(ICE)参与,成为今年除AI外最大的融资之一。
资本集中:大型融资成为焦点
投资的快速增长伴随着它们在有限公司中的高度集中。2025年,约70%的美国初创企业投资来自于100万美元及以上的大型融资——这一比例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仅可与2021年的繁荣相比。全球这一数字约为60%。投资者越来越多地集中注重于领先公司:仅18家公司在第三季度获得了三分之一的风险投资,每家公司融资在5000万美元及以上。主要资本集中在AI领域的领头羊身上:今年八家最大的AI公司吸收了约62%的行业投资。仅OpenAI从软银获得了约400亿美元融资,就占据了整个大型融资量的重大份额。随着较晚阶段因创纪录交易而繁荣,早期阶段的初创公司融资保持稳定,但并未迎来类似的激增。同时,收购合并(M&A)交易在市场上复苏,为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的退出机会,并整合了行业。
巨型基金的回归与投资者的信心
与此同时,“巨型基金”也重返市场——大型风险投资者再次积极筹集资金用于新投资。在2022至2024年间,风险融资的下降后,顶级基金正重新开始募资,展示出对市场前景的信心。例如,10月,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宣布成立两个新基金,基金总额达到9.5亿美元(包括7.5亿美元用于早期阶段和2亿美元用于种子投资)。这些基金的出现意味着初创企业将得到更多融资机会,而大型投资者则为下一个科技增长周期做好了准备,积累了大量“战争资金”。
IPO的复苏与退出前景
随着估值的上升和资金的注入,初创企业再次关注公开市场。在过去两年的平静之后,IPO作为风险投资者退出的一种途径正在复苏。根据内部消息,OpenAI考虑在2026年进行首发,潜在估值最高可达1万亿美元——这一水平在科技行业前所未有。在加密行业,Consensys(MetaMask钱包的开发者)聘请了摩根大通(JPMorgan)和高盛(Goldman Sachs)准备其历史性的IPO,计划在2026年进行——这将成为与以太坊生态系统相关的大型区块链开发者的首次公开发行。
今年早些时候,一些高科技公司成功上市,例如稳定币发行商Circle(估值约70亿美元)和加密交易所Bullish,这展示了投资者对新发行的恢复兴趣。市场条件的改善以及监管要求的逐渐明朗(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Consensys有关其服务的指控的撤销)为计划IPO的公司增加了信心。大型初创企业开始看到公开市场是真实的融资和投资者流动性的机会,这为未来几年大规模退出的趋势奠定了基础。
超越AI:医疗、气候与太空
尽管人工智能项目占主导地位,但仍有大量资金流向其他高科技领域。医疗和生物技术在第三季度吸引了约150亿至160亿美元的风险资本,位居人工智能和IT基础设施之后。举个例子,Fireworks AI获得了2.5亿美元用于发展基因医学的AI平台,推动技术与医疗的交叉解决方案。投资者同样支持气候和“绿色”项目:澳大利亚初创企业Uluu融资1600万澳大利亚元用于开发海藻生物降解塑料,印度公司Tsuyo Manufacturing获得4000万印度卢比,用于扩展电动交通设备的组件制造。这些交易规模虽较小,但反映了风险基金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技术的持续关注。
此外,太空和硬件初创企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保加利亚公司EnduroSat获得1.04亿美元(参与投资者包括Google Ventures、Lux Capital等)用于扩大小卫星生产,以回应市场对可及的太空通信的需求。总体来看,硬科技(deeptech)也在上升:2025年,机器人、半导体和量子计算系统的制造商获得了大量融资,总额达数百亿美元。尽管这些领域的投资总额低于AI的现象,2025年风险资本的分配遍及创新的各个领域——从医疗和生态技术到太空——支持了技术进步的多样化。
加密初创企业重新回归市场
在经历了“加密冬季”的漫长低迷后,投资者重新表现出对区块链初创企业的兴趣。在10月,风险投资对加密行业公司的资金明显增长:仅在本月初的一周内,就有约32亿美元投资于20个项目。美国初创项目Polymarket融资创纪录的20亿美元(估值90亿美元),获得了交易所运营商ICE的支持——这是今年在AI领域之外的最大交易之一。随后,预测平台Kalshi获得3亿美元(估值50亿美元),确认市场准备投资于新兴的金融技术,连接传统市场与加密货币。
整体来说,数字资产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同样获得了风险基金的支持。例如,美国初创公司Hercle融资6000万美元用于发展稳定币基础设施,还有其他多个项目获得资金用于银行和商业区块链服务的发展。同时,加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正在迈向新阶段的成熟——Consensys即将进行的IPO,并与大型银行的合作,表明加密行业正在与华尔街接轨。美国监管不确定性的减弱和机构投资者的兴趣增长(包括传统金融巨头参与融资轮)支持资本在Web3领域的回归。
结论:谨慎乐观
经过一年的引人注目的交易和增长的复苏,市场参与者普遍抱有谨慎乐观的态度。一方面,估值和融资总额的前所未有的激增——尤其是在AI领域——使人联想到2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然而,许多风险投资家指出,这类“泡沫”也具有积极效应:它们聚集了巨大的资本和人才于新的方向,最终带来技术突破,即使其中的一部分项目不可避免地会失败。正如行业所言,一两个成功的巨头会弥补数十个失败。
在2026年即将来临之际,全球的风险投资者努力在不失去下一个科技革命的机遇与理性评估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初创企业市场显然复苏:新的记录层出不穷,但同时投资者变得更加挑剔,专注于最具前景的领域。最大的悬念在于,AI热潮的高期望是否会实现,以及其他行业是否能缩小融资所带来的差距。目前可以明确一点:对创新的渴望再次高涨,风险投资生态系统以明显的活力和资本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