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6日全球及俄罗斯燃料能源综合体新闻:制裁加剧、冬季准备信心增强、可再生能源创纪录和俄罗斯石油产品市场稳定。
2025年10月26日,燃料能源综合体(ТЭК)的相关事件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制裁对抗加剧、冬季临近的背景下展开。本周,美国对主要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实施了直接限制,呼吁盟国完全停止与俄罗斯能源的贸易,制裁对抗进入新阶段。尽管印度和中国尚未正式确认,但已表示在外部压力下愿意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这一信号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欧盟也在收紧制裁措施,关闭剩余的漏洞(包括禁止通过第三国再出口以俄罗斯原料生产的石油产品)。
与此同时,全球原材料市场表现出相对稳定。布伦特油价在短暂跌至每桶60美元以下后,因供应过剩稳定在60至62美元之间。欧洲天然气市场以创纪录的燃料库存迎接冬季(地下储气库充满率超过95%),这使得天然气价格回落到舒适水平(TTF指数约为30欧元/MWh)——在温和天气的条件下。在此背景下,全球能源转型持续加速:可再生能源投资创下新高,清洁能源在全球发电中的比例稳步上升,尽管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仍然对满足需求至关重要。
在俄罗斯,燃料市场的内部情况在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后明显稳定。到10月中旬,夏季末出现的汽油和柴油严重短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批发价格回落,独立加油站恢复正常燃料销售,大多数地区的供应恢复到正常水平。然而,政府仍在冬季来临之前密切关注局势——保持对石油产品出口的限制和对炼油厂的支持措施,以确保国内市场的稳定供应。以下是当前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煤炭行业及燃料市场的重要消息和趋势概述。
石油市场:供应过剩、制裁风险与印度因素
由于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全球油价承压。布伦特油价在多个月来的低位(约60美元/桶)保持,明显低于一个月前的水平。市场预计,到年底,石油供应将超过需求:OPEC+国家继续增加产量,而非卡特尔的主要生产国(美国、巴西等)也创下历史高产。与此同时,由于欧洲和中国经济疲软以及前期高价,消费增长放缓,全球石油库存增加,给价格施加下行压力。
- 新制裁与地缘政治。 对俄罗斯石油行业的制裁压力加大:美国对主要石油公司实施制裁,呼吁盟国全面禁运,并打击供应的“影子舰队”计划。同时,军事风险依然存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的石油基础设施,时常导致个别炼油厂停产。这些因素使得市场波动性加剧:任何局势升级都可能减少供应并引发价格激增,尽管供应整体过剩。
- 流向重新调整:印度在压力下。 作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印度可能在西方的影响下减少从俄罗斯的进口。俄罗斯原料在印度进口中的占比超过30%,放弃这部分将迫使莫斯科寻找新的买家或削减产量。预计印度因减量而出现的市场缺口将被来自中东、非洲和美洲的供应商填补,从而防止全球性短缺。然而,对于俄罗斯石油公司而言,失去印度市场将意味着出口收入的降低。关于印度“转变”的潜在消息短暂支撑了油价,但基本面依然疲软。分析师认为,当前布伦特油价约60美元/桶是价格的下限:供应过剩不允许油价上涨,而制裁风险则不允许价格大幅下跌。石油公司和投资者在这个市场持谨慎态度。
天然气:欧洲舒适冬季与俄罗斯东向战略
欧洲天然气市场自信地迎接冬季。欧盟地下储气库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寒冷天气创造了坚实的储备。得益于此以及创纪录的LNG进口(秋季从美国、卡塔尔等国大量供应解冻的天然气流入欧洲),欧盟的天然气批发价格维持在低位。TTF指数稳定在约30欧元/MWh——远低于2022年秋季的高峰。尽管仍然取决于天气和LNG供应的稳定性,但今年冬季天然气短缺的风险显著降低。
俄罗斯失去欧洲天然气市场后,迅速调整出口方向向东。经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中国的管道天然气供应达到了创纪录的产量,接近设计能力。同时,“西伯利亚力量-2”通过蒙古的管道项目也在推进,以进一步增加对亚洲的出口。俄罗斯LNG的销售也在增加:随着亚马尔和萨哈林新产线的启动,额外的液化天然气货物被送往中国、印度等国。尽管如此,俄罗斯的整体天然气出口仍然低于制裁前的水平——目前尚无法完全替代欧洲市场。天然气公司正在开发基础设施,并在亚洲签订长期合同,以巩固在东部市场的地位。
可再生能源:增长记录和整合挑战
在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电力生产的三分之一,首次接近煤炭的发电量。可再生能源投资打破历史记录,已超过对化石燃料的投入,这得益于积极的政府激励。但太阳能和风能的迅速增长也带来了问题:电力系统需要更大的储能和备用能力,而电网基础设施的发展并未及时跟上。在某些地区,有限的电网承载能力和技术人员短缺推迟了新可再生能源电站的投入。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绿色”能源至关重要。
煤炭行业:亚洲需求与西方快速退出
亚洲对煤炭的高需求支持着全球市场。由于异常高温和临时采矿中断,夏季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急剧增加了对电站煤炭的进口——这抑制了价格的下跌。同时,发达经济体迅速退出煤炭发电:旧火电厂关闭,新的项目几乎没有,全球电力中的煤炭比例已降至约25%。煤炭公司在亚洲市场盈利,但不得不准备面对需求下降——多元化经营并优化成本。各国政府正在制定支持煤矿地区的计划,以缓解退出煤炭带来的社会影响。全球趋势表明,随着气候政策的实施,煤炭的角色将不断下降。
俄罗斯燃料市场:危机缓解与内需优先
到10月底,俄罗斯石油产品内市场在燃料危机后有所改善。政府在9月至10月采取的紧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汽油和柴油的短缺:批发价格下降,加油站恢复正常燃料销售,大多数地区的供应稳定。为了防止新的恶化,政府延长了对汽油的全面出口禁令和对柴油的严格限制至年底。燃料平衡机制得以保留——国家将继续补偿炼油商之间的出口价与国内价的差额,以刺激国内市场的供应。石油公司被建议在冬季之前尽最大努力增加燃料产量(推迟非关键的炼油厂维护),而对汽油和柴油的进口关税则在2026年中之前为零,以在必要时引入额外资源。此外,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加油站价格的控制:反垄断机构制止了无理上涨的行为,并在避免直接行政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管理。
因此,俄罗斯的汽油和柴油供应回到了正常水平,国内需求目前得到完全满足。政府表示,秋季的措施将确保冬季供应汽油和柴油不出现中断。出口限制将仅在国内市场稳定饱和和燃料储备形成后才会解除。尽管石油公司暂时损失了出口收入,但损失通过平衡补偿和国内销售的稳定得以弥补。2025年的危机暴露了燃料行业现代化的必要性——从储存能力的扩展和物流的改善到油品深加工水平的提高。这些方向已被纳入政府的特别监管,以防止未来再出现类似情况。因此,俄罗斯燃料能源综合体在政府的加强监督下进入冬季,而市场燃料的内部稳定增强了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