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能源新闻 — 布伦特原油超过60美元、创纪录的天然气库存及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

/ /
能源新闻 2025年10月23日:布伦特原油超过60美元、创纪录的天然气库存及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
18

全球能源部门2025年10月23日动态:布伦特原油价格回升至每桶60美元以上、欧洲天然气库存创下历史新高以及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增长。为投资者和公司分析能源领域的关键趋势。

截至2025年10月23日,全球能源行业仍然面临着激烈的地缘政治对抗与相对稳定的原材料市场的结合。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制裁冲突并未减弱:西方国家继续加强限制。本周,英国对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实施了额外制裁,欧盟已经批准在2026年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并讨论到2028年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印度的立场成为一个意外因素——在伙伴的压力下,新德里表达了逐步减少俄罗斯石油进口的意愿,这可能会在未来重新分配全球石油流动。

与此同时,原材料市场显示出适度稳定的动态。由于预计到年底将出现供应过剩,原油价格徘徊在多个月来的低点:布伦特原油价格回升至每桶60美元以上(约62美元),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价格在57-59美元之间,较一个月前下降约10%。在即将到来的冬季,欧洲的天然气市场拥有创纪录的燃料库存,从而确保能源安全和消费者的舒适度(当然,除非出现极端寒冷天气)。全球能源转型仍在加速: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屡创新高,但传统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依然是能源供应的基础。

在俄罗斯,稳定内部石油产品市场的紧急措施开始显现成果。燃料短缺正在逐步消除,批发价格已从峰值回落,尽管偏远地区的情况仍需关注。在2025年国际论坛“俄罗斯能源周”(莫斯科,10月15-17日)上,内部能源资源市场保障和在新制裁条件下重新定向出口成为主要议题之一。以下是当前油气、电力、煤炭等能源领域最新事件和趋势的综述。

石油市场:供应过剩与温和价格回升

自夏季以来,全球石油价格一直保持在低位,尽管最近几天出现了小幅回升。在九月份短暂反弹后,市场再次转向下行,布伦特原油价格曾跌至每桶60美元的心理关口。目前,价格稍微反弹至约62美元,但整体仍比一个月前低约10%。基本面因素显示原料过剩加剧,尽管一些地缘政治举措暂时支撑市场。

  • 产量上升,需求放缓。 OPEC+国家和其他生产国正在增加产量,而全球需求增长放缓。石油联盟将从11月份开始将总配额提高约13万桶/日;非OPEC国家如美国和巴西的产量接近历史高位。国际能源署已将2025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至约70万桶/日(而在2023年,需求增长超过200万桶)。欧洲和中国经济放缓、前期高价格的影响以及贸易摩擦(美中之间的争端再次升级)都在抑制需求增长。因此,全球商业原油库存增加,加大了对价格的压力。
  • 制裁与支撑因素。 由于对俄罗斯的制裁升级,市场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有人讨论甚至可能全面禁运俄罗斯石油,并结束通过油轮进行的“阴影”出口。同时,美国与印度之间可能达成一致,预计德里将减少进口俄罗斯石油——失去印度市场将对俄罗斯的出口造成一定打击,尽管全球流向可能通过其他供应商进行重新调整。美国提出的补充战略石油储备计划(计划在2026年初前采购约300万桶)以及美国相对较低的燃料库存也对价格提供了一定支持。因此,布伦特原油价格在60美元附近形成了一种市场“底部”:供应过剩无法推动价格大幅上涨,但地缘政治风险和主要参与者的行动又限制了报价大幅跌破这一边界。

因此,油市在基本面因素的压力与政治影响之间保持平衡。供应过剩使价格保持在低位,但制裁对抗和市场可能的调整(如印度减少俄罗斯石油采购)又预防了价格的深度下跌。未来几个月,油价预计将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除非发生新的突发事件。

天然气:创纪录的库存与出口再定向

天然气市场在冬季来临之前的状态良好。欧洲国家积累了创纪录的天然气库存,俄罗斯在失去欧洲市场后重新调整了出口方向。由于此,天然气价格保持相对较低,尽管冬季的进一步稳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条件。

  • 欧洲准备迎接冬季。 欧盟的地下天然气储存设施(UGS)填充率超过95%——比去年高出5-7个百分点。温暖的秋天和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使欧洲能够提前建立强大的燃料储备,而无需进行抢购。天然气的批发价格稳定在每兆瓦时30-35欧元,远低于2022年秋季的峰值。由于预期的气温和LNG的供应未出现问题,去年的天然气危机再次发生的风险显著降低,尽管一切仍依赖冬季的寒冷程度以及LNG是否会出现供应中断。
  • 出口转向东方。 在失去大部分欧洲市场后,俄罗斯正将天然气出口转向亚洲方向。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对中国的出口量达到历史高位(预计到2025年约220亿立方米),同时讨论通过蒙古建设第二条线路(“西伯利亚力量-2”)以部分替代失去的出口量。此外,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在亚马尔和远东的几项新建液化能力投入使用,更多的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以竞争价格出口到印度、中国、孟加拉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然而,俄罗斯的总天然气出口仍低于制裁前的水平——目前,俄罗斯政府的优先事项是保障国内市场和独联体国家的需求。

总体而言,全球天然气行业在进入冬季时拥有坚实的压力测试基础。欧洲市场拥有前所未有的“安全垫”,以应对寒冷天气,而全球天然气流已适应新现实:欧盟几乎完全停止了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而俄罗斯在亚洲的市场份额明显增强。如果没有极端天气异常或其他突发状况,冬季的天然气价格将保持对消费者相对友好的水平。

电力行业:需求增长与网络现代化

全球电力消费在2025年自信地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年发电量超过3万亿千瓦时。美国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正在创造创纪录的电力生产,而在许多亚洲、非洲和中东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和人口增长,需求迅速上升。这样消费的增长对电力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挑战。

  • 网络负荷。 电力需求的增加要求对电力网络和发电设施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在美国,电力公司正在投资数十亿美元以升级配电网络,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中心和电动车负荷。在欧洲、中国、印度等国,类似的强化电网计划正在实施。同时,“智能”电网和储能系统正在逐步引入:工业电池储存和抽水蓄能电站有助于平衡负荷高峰并整合不均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没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投资,能源系统将难以可靠地满足需求并避免中断。

整体而言,电力行业正在管理前所未有的消费增长,以确保经济的正常运转。然而,为保持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持续的网络、发电设施和创新投资是必要的。许多国家认为电力行业是战略性行业,正在加大对其发展的投资——因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经济其他部门的运行。

可再生能源:投资热潮与增长挑战

可再生能源行业正在继续加速,加强全球“绿色”转型趋势。到2025年,预计将有创纪录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施投入运营,主要得益于各国政府的巨大财政刺激。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伴随着一些挑战,传统能源资源仍然是全球能源供应的基础。

  • 创纪录的发电与可再生能源份额。 到2025年,全球约30%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一份额创下历史新高。在欧盟,清洁发电已超过能源平衡的45%,而中国接近30%。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产生的电力首次超过了煤炭发电,成为该行业的重要里程碑。
  • 政府支持与激励。 各国政府积极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欧洲,采取了更严格的气候目标,要求加快清洁能力的投产和碳排放配额的交易扩展。在美国,实施了大规模的补贴和税收激励计划支持“绿色”能源及相关行业(《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下的相关举措)。在独联体国家,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正进行太阳能和风能公园的建设竞标,同时乌兹别克斯坦正在沙漠中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这些措施降低了行业成本,吸引了投资,加速了向清洁能源的过渡。
  • 发展困境。 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增长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对设备和原料的高需求导致组件成本上涨:太阳能面板的多晶硅、涡轮和电池所需的稀土金属成本依然很高。能源系统正面临着集成间歇性发电的挑战——需要新的储能设施和备用发电能力来平衡电网。在一些区域,技术人员短缺和电网吞吐量不足以接纳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问题依然存在。监管机构和公司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以保持“绿色”转型的高速度而不牺牲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尽管面临困难,可再生能源仍然吸引着大量投资,并成为全球能源平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技术成本的降低,清洁能源的份额将继续增长,而创新(例如,更高容量的电池和氢能技术)为行业开辟了新的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说,可再生能源领域仍然是最具活力的增长领域之一,尽管在实施项目时,必须考虑与监管、材料供应和基础设施限制相关的市场风险。

煤炭市场:亚洲需求高企与全球弃煤

在2025年,全球煤炭行业显示出截然相反的趋势。在亚洲,煤炭继续受到青睐,以满足在高峰期间的电力需求,而发达国家出于环保原因加速淘汰煤炭。夏季,东亚煤炭进口激增:例如,8月份,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煤炭进口总量比7月份增加近20%。这是由于极端高温期间的能耗增加以及个别矿坑的临时减产(中国进行安全检查暂停了部分企业的运营)。

  • 亚洲煤炭需求。 亚洲国家继续积极使用煤炭,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得益于煤炭,许多地区的经济成功避免了停电,并确保了高峰月份的电力系统正常运营。高需求也抬高了价格: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煤种的电煤价格在夏末升至每吨110美元以上——为近五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 气候政策与需求下降。 在其他地区,煤炭的使用逐渐下降。在欧盟,煤炭发电比例降至10%以下(几年前为约15%),11个欧盟国家计划到2030年完全关闭所有煤电站,取而代之以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在美国,便宜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正逐步挤出煤炭,尽管对煤炭行业的支持措施依然存在。即使是历史上依赖煤炭的国家,煤炭的使用也在减少:德国在2022-2023年期间暂时增加了煤炭使用,但到2025年,又减少了煤电厂的输出。全球煤炭价格在2025年上半年显著低于去年水平——出口价格平均下降25-30%,反映出亚洲以外需求的疲软。
  • 俄罗斯出口与适应。 俄罗斯作为煤炭的前三大出口国之一,在2022年欧盟实施禁运后,将出口重心重新转向亚太地区。目前,超过75%的俄罗斯煤炭出口流向中国、印度、土耳其和其他亚太国家。东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失去欧洲的市场,但远程贸易需要给予买家折扣并增加运输成本。从长远来看,随着全球对煤炭的逐步放弃,俄罗斯的煤炭公司需要适应——寻找新的买家,发展深加工煤炭或专注于国内项目(例如,为工业集群提供“清洁煤”)。只有提高效率和灵活性,才能保持其竞争力。

因此,煤炭行业正经历一种特殊的“天鹅之歌”现象:短期内,煤炭在亚洲市场仍然受到需求,能够带来利润,但长期趋势无疑是减少这种燃料的使用。投资者和公司必须考虑这种矛盾的市场环境:一方面,未来几年煤炭仍会带来收入,另一方面——新项目面临在2030至2040年间失去市场的风险。焦点在于多元化战略、成本控制以及政府减缓煤炭行业衰退的政策。

俄罗斯燃料市场:稳定与严格监管

2025年秋季,俄罗斯燃油市场的情况较9月份的危机有所改善。由于部分地区出现汽油短缺和价格激增,政府迅速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并开始取得成效。到十月中旬,绝大部分燃料短缺已得以消除:汽油和柴油的批发价格已从峰值回落,几乎所有俄罗斯地区的独立加油站恢复了正常运营。然而,最偏远地区的情况仍然存在困难,因此政府对这一状况保持密切监控并延长了监管措施。

  • 禁止出口,严格控制价格。 自9月底以来实施的全汽油出口禁令已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柴油的出口限制仍然存在:独立交易商仍未出口,而石油公司在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只有获得许可的数量才能进行出口。同时,政府继续保持对炼油厂的支持机制——仍然对向国内市场供应的燃料进行补偿,给予批发商将汽油和柴油转向国内加油站的财务激励。为了迅速充实市场,政府还将对汽油和柴油的进口关税在2026年中前归零,必要时可简化进口来自友好国家(如白俄罗斯的炼油厂)。加油站的价格受到增强监管:联邦反垄断局已对若干加油站网络发出警告,指责其不合理地抬高价格。政府试图避免直接行政价格冻结,而是依赖于市场机制和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向偏远地区的燃料运输商提供补贴及继续实施的支持机制。

所采取的措施已经发挥了作用。由于在炼油厂结束计划外维修以及将部分出口量转向国内市场,国家的汽油和柴油日常产量已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加油站再次提供所需量的燃料。政府希望在未来冬季不出现严重供应中断,但依然保持提升准备状态——一旦出现新短缺迹象将立即采取额外措施。在战略计划中,行业现代化的问题迫在眉睫:需要推进燃料储存和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入透明的资源分配数字平台,提升国内石油的深加工能力。这些方向在“俄罗斯能源周2025”论坛上得到讨论——很显然,长期的市场稳定不仅仅依靠紧急措施,还需要对燃料行业进行全面转型。

预测与前景:冬季前的谨慎乐观

全球能源行业正处于积极适应新现实的过程,接近2025年末。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持续对抗正在重塑全球能源贸易:油气流动正在重新分配,制裁压力迫使企业寻找替代路线和伙伴。能源部门公司努力降低风险——重新将出口转向亚洲市场,发展自有原料加工,并进行价格波动的对冲。同时,全球能源转型正在加速: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创纪录投资正在形成行业的长期构架,在这一框架中,“绿色”发电的角色日益凸显。

对于市场来说,眼下的挑战是成功度过冬季月份。欧洲将面临寒冷的考验:能否在不恢复俄罗斯燃料进口的情况下保持天然气的平衡,以应对可能的异常低温?俄罗斯的主要考验将是确保国内燃料市场的稳定:所采取的措施必须防止冬季再次出现短缺。全球风险背景依然存在——从地缘政治冲突(中东局势紧张、乌克兰持续冲突)到可能影响能源基础设施的技术故障或自然灾害。

在莫斯科举行的近期“俄罗斯能源周2025”论坛以“共同创造未来能源”为主题,成为交流经验和解决方案的重要平台。在RЭН-2025上,特别关注了内需保障和在新条件下扩大俄罗斯的出口潜力。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俄罗斯-欧佩克”的对话,并与亚洲和非洲国家的代表团进行了会晤。最终签署了十多项合作协议——从电网现代化项目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针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设备的进口替代计划。这些协定为后续投资和改革奠定了基调。俄罗斯领导层重申了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巩固国家地位的意图,同时保证国内经济稳定的能源供应。

在新一年的门槛上,投资者和能源行业的参与者对未来充满谨慎的乐观。该行业在面临无与伦比的挑战时表现出令人惊讶的韧性——无论是制裁、物流重组还是技术变革。适应仍在继续,2025年成为能源领域重大变革的时期。接下来的任务是评估全球能源行业在冬季考验中取得的成功,并巩固在这一复杂阶段所达到的利益平衡。一件事是明确的:全球能源行业正在迈向一个新的互动与创新层面,而其关键参与者已经做好了应对变化的准备——投资未来,并加强国际上的合作。

0
0
添加评论:
留言
Drag files here
No entries have been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