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1日能源行业最新动态: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60美元,俄罗斯燃料市场趋于稳定,创纪录的天然气储备,以及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
截至2025年10月21日,全球燃料能源行业呈现出地缘政治对抗与原材料市场相对稳定的复杂局面。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制裁对抗依然紧张:英国对大型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实施新限制,欧盟批准自2026年起逐步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意外的因素是印度的立场:在合作伙伴的压力下,新德里表示有意渐渐减少俄罗斯石油的采购,这一步骤可能重新分配全球石油流动。
与此同时,原材料市场表现出适度平稳的动态。预计供应过剩将在年底前形成,油价保持在几个月低点附近: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60美元/桶,WTI油价在56–58美元之间波动。较一个月前,油价大约下降了10%。欧洲天然气市场在冬季来临时,创纪录的燃料储备为消费者提供了舒适的背景(除非极端寒冷天气带来改变)。全球能源转型也在加速进行中: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创下历史新高,尽管传统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仍然是能源供应的基础。
在俄罗斯,为了稳定国内燃料市场采取的紧急措施开始见效:燃料短缺问题逐步解决,批发价格已从峰值回落,尽管偏远地区的情况仍需关注。在“俄罗斯能源周2025”论坛(莫斯科,10月15-17日)上,确保内部市场能源资源供应和在制裁下重新定向出口成为主要议题。以下是当前日期内能源领域(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概述。
石油市场:制裁压力与价格底部
全球石油价格保持在自夏季以来的最低水平。布伦特油价跌破60美元/桶,WTI油价维持在56-58美元的区间,较一个月前低了大约10%。石油市场在经历9月份的短暂反弹后再次回落,一些预测指出第四季度供应将超过需求。另一方面,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阻止了油价大幅度下跌,保持了一定的风险溢价。
- 产量增加,需求放缓。 OPEC+及其他生产国在增加石油开采量的同时,全球需求增速却有所放缓。自11月起,OPEC+将提升日产配额(约增加13万桶),而美国和巴西的产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国际能源署将2025年石油需求增速预测下调至约70万桶/日(与2023年2百万桶/日的预期相比)。供应过剩及库存的增加继续对价格施加压力。
- 制裁和新风险。 对俄罗斯的制裁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俄罗斯石油的全面禁运及对“阴影”出口的打压正在讨论中。同时,作为关键买家的印度在西方的压力下可能会缩减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失去印度市场将进一步加大对俄罗斯出口的压力,而全球供应很可能会通过其他地区进行调整。因此,约60美元/桶成为布伦特油价的“底线”:过剩不允许价格上升,而地缘政治风险则使其难以下跌太多。
石油市场在基本面与政治因素间保持平衡。供应过剩让价格低迷,但制裁对抗以及可能的市场重组(如印度买家的退出)阻止了油价的大幅下跌。接下来的几个月,市场普遍预期石油价格将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天然气市场:创纪录的储备和东向转变
天然气市场在迎接冬季时状况良好。欧洲的地下储气库(UGS)已满负荷储存,超过95%的储存量(比去年同期高出5-7%),这促进了欧盟市场价格的稳定,约为每兆瓦时30-35欧元。重现去年天然气危机的风险显著降低,尽管很多因素仍将依赖于即将到来的冬季和液化天然气(LNG)的持续供应。
- 欧洲准备迎接冬季。 创纪录的天然气储备为应对寒冷天气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由于经济疲软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高增长,欧盟的需求保持适度。即使在异常寒冷的情况下,存储设施仍然能够满足相当一部分需求,从而降低了供给短缺的可能性。
- 东向出口。 俄罗斯在向欧洲大幅减少出口后,正在将天然气流向亚洲。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对中国的供气已达到创纪录的水平(约220亿立方米/年),同时,“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也在准备中,以部分替代失去的欧洲市场。与此同时,欧洲从其他供应国增加了LNG的采购,以弥补暂停从俄罗斯进口的损失。全球天然气流动已然调整:欧盟几乎不再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而俄罗斯则在亚洲市场上增强了市场份额。目前,适度的需求与高储量共同维持了天然气价格的合理水平,便利消费者。
总的来说,全球天然气行业在进入冬季时有着显著的抗压能力。前所未有的欧洲储备水平和流向的重组使得在出现极端寒冷天气或其他不可抗力事件之前,保持价格稳定的希望得以实现。
电力市场:需求上升,网络现代化
2025年全球电力消费正向历史最高点迈进(首次超过每年30,000太瓦时)。美国、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创下电力发电新纪录,东南亚、非洲及中东许多国家的需求快速增长,这与工业化及人口增长密切相关。这种状况需要加速投资,以避免电力供应能力不足与中断的情况发生。
可再生能源:投资热潮与增长挑战
可再生能源部门继续迅猛发展,巩固“绿色”转型的方向。预计到2025年,将创下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的纪录,得益于主要经济体的大规模政府刺激。然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伴随着诸多问题,而传统资源依然构成能源系统的基础。
- 纪录与挑战。 2025年全球约30%的电力将由可再生能源生产,创历史新高。在欧盟,清洁电力发电已经超过了45%,在中国接近30%。然而,设备需求的激增导致了元件(如多晶硅、稀土金属)的价格上涨,而电力网络及储能系统的发展并未完全跟上新电站的投产步伐。监管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性也为新项目带来了风险。
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从更高容量的电池到氢能,将有助于克服可再生能源增长的限制。在持续的政府支持与市场风险的考量下,“绿色”能源仍将继续增加对全球能源平衡的贡献。
煤炭市场:亚洲需求高涨与告别煤炭
到2025年,全球煤炭市场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在亚洲,煤炭需求仍然强劲,而发达国家则加强了对煤炭的弃用,以支持气候政策。
在夏季,东亚的煤炭进口激增。例如,8月份,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煤炭进口量比7月增加近20%。这主要是由于在高温天气期间电力需求的增长以及部分矿井的临时生产中断(中国的安全检查导致数个矿厂停工,从而迫使电厂增加进口)。
尽管亚洲的活跃需求暂时支撑了全球煤炭贸易,但战略方向正逐渐朝着降低该燃料的角色。新建的可再生能源能力及严格的环保限制必然将在未来逐步挤出煤炭发电。行业的任务是平衡当前的能源需求和长期的脱碳目标。
俄罗斯燃料市场:稳定与严控
在2025年秋季,俄罗斯的石油产品内部市场在经历了夏季末的严重危机后正在逐步稳定。9月份,由于季节性需求激增和炼油厂供应减少,许多地区面临汽油和柴油短缺。这主要是因为多个工厂的计划检修、突发性停产和无人机对石油基础设施的攻击所导致。到10月中旬,政府通过紧急措施(从禁令出口到补贴加油站供应)成功解决了燃料的主要短缺问题。汽油和柴油的批发价格已经回落到危机前的水平,独立加油站在大多数地区已经恢复正常运营。尽管偏远地区的情况尚未完全恢复正常,但当局对此保持高度关注。为避免新危机,稳定措施的范围已被延长和扩大:
- 出口和价格监控。 自9月底实施的全面禁令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禁止汽油出口。柴油的出口限制仍然维持:独立交易商不再出口,石油公司只能按严格的限制量向国外出售。同时,炼油厂的价格补偿机制持续生效,保障其向国内市场提供燃料的动力。2026年中旬之前,汽油和柴油的进口关税被取消,以便必要时简化外部供应的引入。市场监督局持续监控加油站的价格,政府亦继续避免直接冻结价格,而是依靠市场机制和有针对性的措施。
采取的措施已开始展现成效:汽油和柴油的产量已回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得益于计划外检修的完成和部分出口向国内市场的转移)。大多数地区的独立加油站已恢复到供给所需的燃料量。政府希望在冬季期间保持稳定的供应,但也保持灵活应对的准备。系统性上,旨在现代化燃料行业——发展储存和物流基础设施,引入数字化资源分配管理、提高石油的深加工能力。这些方向在俄罗斯能源周2025上被讨论,旨在确保市场的长期的可持续性。
因此,俄罗斯能源行业将在严格的国家监管和补贴支持下进入冬季。从限制出口到刺激炼油厂的系列措施,使得即便在外部压力下,有望避免燃料危机的重演。市场参与者将密切关注这些举措的有效性,这直接关系到投资者与消费者对国家能源市场稳定性的信任。